发布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来源:科技
阅读:116次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李洋杰 实习生袁安报道 10月27日,“请人民阅卷”衡阳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雁峰专场在市广电中心召开。发布会现场,雁峰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燕向与会媒体介绍雁峰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雁峰区相关负责人就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近年来,雁峰区是如何践行庄严承诺,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雁峰“三地四区”的发展战略,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动力,助推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无缝对接。
一是坚持高站位。雁峰区的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8.41%下降至2019年的0.27%,连续两年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单位。雁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98.9%,在全省排名第二。这不仅是雁峰区委、区政府坚持高站位和最强执行力的有力体现,也是我们创建省级创新型区发展的结果。
二是突出高标准。我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好,贫困人口相对较少,国省未将我区脱贫攻坚工作纳入考核,但我们没有因为扶贫任务轻而降低标准,而是主动作为,始终突出高标准,持续整合资源力量,打出一套脱贫攻坚“组合拳”,通过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渠道;通过产业扶贫委托帮扶对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通过扶贫基地帮助贫困户务工增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力求高质量。一直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置身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等战略大局中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我们重点围绕唯一的贫困村山林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了船山古道、欢乐谷、环村自行车道、湘南第一党支部红色景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可基本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800元,让好山好水转化为农民坐地生财的聚宝盆。同时,我们开设扶贫企业展示区和电商扶贫线下特色专区,扶持发展湖南电商扶贫小店31个,可线上销售上百种农副产品。
脱贫攻坚只是阶段性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最终目标。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奋力夺取雁峰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两大战役的全面胜利。
问:众所周知,“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是脱贫攻坚的底线和基础。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我想请问,在提高贫困人口保障水平方面,雁峰区做了哪些工作?
答:感谢您的提问。兜底保障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要举措,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防线,是全面小康的托底安排。我们集中帮扶干部力量,集中职能部门力量,集中工作专班力量,集中业务能手力量。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完成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任务。
一是抓好农村救助水平和兜底标准的落实,全面提标。雁峰区因病因残贫困户多,在建档立卡贫扶户人数中,兜底保障面达到68%。兜底标准从2017年的270元提标到550元,对比增长103.7%。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的“两线合一”和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二是开展兜底特困人员“急难愁盼”专项行动,增强服务群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打造“民生希望”点亮未来;推行“民生代理”家有所管;实施“民生生计”拓宽增收渠道等服务体系。统筹各类救助、扶贫资源,对兜底特困人员“急难愁盼”反应出的问题实施精准帮扶。以“输血式”+“造血式”相结合的方式,从儿童成长、家庭成员照料、医疗救助、劳动力转移这四个层面提供支持与服务。对存在返贫风险家庭经济状况变化较大的,主动提标或申请慈善基金帮扶。
三是优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确保时效。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思路,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兜底保障人员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关于全面开展兜底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施急难型、支出型、重点型临时救助。并健全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按上年度临时救助资金支出的一定比例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用于处理扶贫兜底保障人员紧急性突发事件。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相信有政策托底、有各部门的再接再厉,一定能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问:数据虽然枯燥,但最能反映变化,见证发展。目前雁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市第一。GDP“高科技”含金量十足,也证明了雁峰区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我想请问,贵区是如何打造创新发展的“雁峰样板”的?
答:近年来,雁峰区全力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坚持创新发展、错位发展、借势发展、统筹发展,推进“三地四区”建设、“最放心区域”和省级创新型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以建设全省创新型示范区为抓手,推动创新引领发展。牢牢把握全市唯一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验收和获批建设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的重要机遇,出台《关于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省级创新型区建设的激励措施(试行)》等文件,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惠民工程四大工程建设,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区拥有国家、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6家、技术中心9家。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居全市第一,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8亿多元;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68件,居全市第一,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考核排名居全省前十位。
二是以打造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链为主导,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推动输变电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成立输变电产业链办公室,建设运营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雁峰科技创新服务网络平台,出台《雁峰区关于引进紧缺型创新型人才暂行办法》《关于引领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全力推进衡变超特高压技改项目、金杯电工改扩建、恒飞电缆产业园等一批创新项目建设,打造以特变、金杯、恒飞等输变电企业为核心的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集群。同时,统筹推进大金融商贸、大数据、大健康文旅等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三是以出台系列改革举措为保障,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推介。落实县级领导联点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设置“名企名家”奖、工业企业亩均效益奖、原地倍增企业奖等奖项,重奖科技创新型企业;举办了雁峰区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型活动,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未来,我们将稳站开放创新高地,以创新的活力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雁峰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