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守护一江碧水 共赴“九年之约”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7日       来源:衡阳广电网      阅读:182次

  2013年以来,湖南把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委、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计划用9年时间,守护一江碧水。今年是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回首过去6年,衡阳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强力推进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项目1603项,让一江碧水描绘最美地级市的靓丽底色。

  北依湘江、东临舂陵河的常宁松柏镇,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矿物资源,这里曾是全省首批硫酸锌生产基地,在上世纪80年代高峰期,化工冶炼企业达到100余家,烟囱林立,重金属随水流渗入湘江。

  2013年8月,衡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湘江治理,同一年,水口山192家冶炼厂关停至39家,整合重组成的6家企业都严格按照标准升级环保设备。  新引进中国五矿建设循环化铜铅锌基地,甚至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上就没有排污口,项目每天产生的废水,被精准配置,直到完全消化,真正实现“零排放”。

  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以来,衡阳共修复治理历史遗留废渣点和污染场地31块。合江套区域关停并转污染企业102家,并引进华侨城在合江套片区整体治理开发建设来雁新城;松江地区淘汰退出涉重金属企业18家;大浦地区关闭美仑化工公司,并对其场地实施治理修复。5年来,全市重金属排放总量削减48%,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减少69%。

  天蓝了,水清了,不少企业有底气把职工的游泳比赛放在公司邻近的湘江河,越来越多的游泳爱好者也重新回到母亲河的怀抱。

  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也是湘江保护与治理的重点。珠晖区是我市的畜牧大区,生猪养殖体量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在2013年湘江流域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之前,不少养殖场所产生的垃圾直排湘江,严重污染水资源。珠晖区铁腕治污,在3年时间里关停或搬迁禁养栏舍24万平方米,并对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100%改造到位。

  通过粪污治理配套设施改造,生猪养殖粪污不仅实现了“零排放”,还变成了地里的有机肥,过去受到污染的黑臭水体也变成了清水塘,不仅放养了鱼苗,周边还种上了水稻、蔬果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以来,衡阳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104个市级水功能监测覆盖率达100%,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由2012年的83.3%上升到2018年的100%;1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城区108公里河道实现全面禁采,永久关闭277处非法沙场,实现“两清两断”。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三江六岸”生态绿地建设,全市累计投入湘江及其一级支流造林资金近34亿元,完成造林165万亩。突出还林还湿护绿,全市共完成城区非法砂场生态绿化611.5亩,12个县市区湿地保护率均达到70%以上,全市累计退耕还林还湿3162亩,湿地保护率达74.4%。

  6年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恢复大生态的生动实践,成为衡阳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的美丽注脚,描绘最美地级市的壮阔画卷。

  深入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衡阳将多措并举“治好水”,从严监管“护好水”,生态过滤“净好水”。力争通过3年努力,让湘江干流衡阳段及主要支流水质年均值全面达到Ⅱ类标准,使湘江河道成为一条安全线、生态线和风景线。